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六十四章 高加索地区局势(一)

亚美尼亚人可能起源于弗里吉亚,公元前6世纪米底征服亚美尼亚人时,后者刚来到这个后来被称作亚美尼亚的地区。米底被波斯取代后,亚美尼亚人又臣服于波斯人。大流士一世继位时亚美尼亚一度宣布独立,但大流士先后派亚美尼亚人达达尔西(Dadarsi)和波斯人瓦胡米萨(Vahumisa)率兵镇压,重新将亚美尼亚纳入波斯。巴比伦叛乱也是由一个僭称那波尼德之子的亚美尼亚人阿克萨(Arxa)掀起的。与这些史实相对应的是大流士在贝希斯敦铭文中第一次提到亚美尼亚(Armina,Arminiya),同时期的希腊作家也如此称之。

大流士和薛西斯时期亚美尼亚的范围远不及后来阿塔西亚德王朝和阿萨西斯王朝时期。据希罗多德记载,亚美尼亚人与当地的帕克提耶克人(Paktyike)人以及西北部的其他民族所在的地区一起构成第13行省,纳税400塔兰特。从区位上讲当时亚美尼亚人一定居住在位于卡帕多西亚、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凡湖之间的地区,并且与后来占据阿拉斯河地区的乌拉尔图遗民阿拉洛迪安人(Alarodians,该地后来因而得名Ayrarat)、更东北的萨斯贝尔斯人(Saspires)以及更东南的马提尼安人(Matienians)组成的第18行省被严格地区分开。

在大流士统治时期,作为帝国行政语言的阿拉米语被引进亚美尼亚,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成为亚美尼亚官方文件用语。据色诺芬所称,波斯的知识也在这个时候传入亚美尼亚地区,在很短的时间内,西亚美尼亚的偏远乡村中也已经通行波斯语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亚历山大必须要征服这里,一个文化语言从总督到平民都完全波斯化的地区根本不受控制,就算换了一个总督都只是换汤不换药,无法实行有效统治,相对于强硬的无条件希腊化,亚历山大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政策,把希腊语和波斯语都作为国家通用语,波斯语的覆盖范围实在太广,不实行双语制将造成无尽的麻烦,亚历山大内心是不想摧毁其他民族的文化的,但他也知道保留的越多以后会越乱,他没有时间应付一系列的宗教问题、民族独立问题。

在波斯波利斯的阿帕达纳(Apadana)朝贡浮雕中,亚美尼亚人被刻画为牵着一匹马并拿着贵金属花瓶的形象,他们的服装与位于第一朝贡梯队的米底人类似。在薛西斯的军队中,亚美尼亚人与弗里吉亚人混编,两者的服装也十分相似。亚美尼亚以特里巴斯河(Teleboas)为界,被分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